首页

美足最新论坛

时间:2025-05-26 10:46:08 作者:从“摘星辰”到智能化造车 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浏览量:88619

  中新网长春5月24日电 (高龙安 苍雁)“上‘太空’的感觉太刺激了。”体验了30秒三维滚环,巴基斯坦留学生谭洁用手扶着同伴的肩膀,大笑不止:“这太疯狂了,你们也要试试。”

  三维滚环是训练航天员平衡能力的设备,也是筑梦星辰(长春)航天科教文旅馆的热门项目,来自东北电力大学的20余位留学生排队体验“太空的感觉”。

  5月23日至24日,来自俄罗斯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、蒙古国等多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在吉林长春参加“感知中国——科技创新发展之旅”,他们走进企业、展馆,了解汽车、光学、航天等领域的发展。

  长春被誉为“汽车城”“光学城”,这里拥有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、第一家光学专业研究机构和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,也为中国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。

  走进馆内,满眼都是浓浓的中国元素和十足的科技感。轻触谷神星一号火箭残骸,特有的凉意直传指尖,让人联想起古诗词中的“手可摘星辰”和“高处不胜寒”;登上天和核心舱模型,亲手操作空间站同款“机械臂”,完成“太空舱”对接任务;戴上VR眼镜,从航天员视角观看神舟飞船返回地球全过程。

  苏丹留学生文华一边体验,一边自拍。“在这里我看到了非常先进的科技,这是一次神奇的旅行。”

  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,津巴布韦留学生尼莎第一次观看3D全息板——眼前明明是一艘立体的“船”,却无法触摸到,她和同伴们研究了好一会儿,然后开玩笑地说:“这是魔法。”

5月24日,吉林长春,留学生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参观。 高龙安 摄

  正在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就读的瓦努阿图留学生凯德发现,馆内有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备与实验。激光测距、电光转换、偏振光实验,他一边阅读说明,一边分析原理。“这些实验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。”

  在中德合资车企——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车间里,每隔99秒就有一台汽车驶下生产线。

  这是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,如今正加速智能电动转型升级。留学生们乘坐电动观光车在车间里参观,巨大的模具将整张金属板冲压成型,机器人与工人相互配合快速完成零件安装,不时还会与运送物料的AGV机器人相遇。

  喀麦隆留学生卡洛斯一路认真观察。他说,自己是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,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汽车制造业的大型机械。

  卡洛斯表示,相比在电脑前画CAD图纸和操作实验室设备,此行更令他增长见识。他说,从参观工厂的历史展馆到参观生产线,机械设备的变化说明这座工厂变得越来越先进。

  在厂区门前,留学生们围着几台刚出厂的汽车合影留念。卡洛斯说:“这里制造的汽车好漂亮,或许有一天我也会从事汽车行业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习近平抵达巴黎 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

日昇昌票号创建于道光四年(1824年),一度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,业务远及海外。票号旧址前临街市,后通幽巷,三进式穿堂楼院,有大小建筑21座,房屋百余间,用地紧凑,功能分明,主体建筑采用对称均衡的布局方式,一一有序排列在中轴线上,东、西柜房,账房、信房等次要建筑对称分布于两侧,带着晋中民居的鲜明特色,又与开创性的特色金融业务相结合,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商业建筑特性。

台风“贝碧嘉”将至 上海海港口岸进入停工封港状态

回到“鹅腿阿姨”寄语北大学子所说,选择一种舒适的节奏,持久地为自己的生活努力。她的选择,正是经历过无数个努力的日夜、生活的冷暖之后,才体悟出的朴素道理。舒适,并不是躺平,是拒绝内耗,是自洽,是懂得自己要去达成的人生目标,从而实现自我。哪怕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,但依旧需要有目标、有信念、不松懈。

互联网之光丨习近平引领网信事业发展——“强治理惠民生”

青岛11月17日电(胡耀杰 王禹)2024蓝碳成果发布会17日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举行。会上,中国蓝碳领域首部蓝皮书——《中国蓝碳蓝皮书2024》(简称“蓝皮书”)正式发布。蓝皮书指出,中国海洋碳汇资源丰富,开发潜力巨大,蓝碳交易前景广阔。

2024年全国棍网球冠军杯赛在蓉开赛

《大美云南》:“活·力”

他说,从外婆推小车卖水到母亲开餐厅、自己做招待所,也折射出近年当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带来的转变:越来越多游客从过去的观光游、打卡游向深度游、体验游转变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